近年来,在中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各单位和镇街积极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不断探索儿童友好新路径,围绕社会政策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发展环境友好与儿童参与友好六大领域,持续深化儿童友好理念与实践。
为系统总结工作经验、推广创新亮点做法,市妇联陆续推出“中山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案例”系列推文。本篇案例展示了中山博雅书店通过“沉浸式阅读+场景化实践+本土文化浸润”模式,基于3-6岁儿童认知发展规律进行分层活动设计,将非遗手作、中英文寻宝、职业体验等深度融合,并通过空间适儿化改造与“流动书店”扩大服务半径,年均举办活动超50场,累计服务20万儿童,显著提升了儿童阅读兴趣与综合素养。
中山博雅艺术有限公司创立于1993年,历经32年发展,已成为集“图书+文创+艺术教育+文化策划”于一体的复合型文艺空间,是兼具文化底蕴与社会影响力的标杆书店。“小眼睛看大书店”项目自2007年启动,累计吸引超20万儿童参与,与40余家幼儿园深度合作,构建了“沉浸式阅读体验+场景化实践教育+本土文化浸润”的特色模式。以书店为平台,通过分层互动设计、多元文化融合与空间适儿化改造,全面落实“空间友好、服务友好、参与友好”的建设目标,先后获“广东省全民阅读示范书店”“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等近60项荣誉,成为中山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文化典范。
创新做法
一、构建分层适配的互动体系
项目依据儿童发展特点,按小班(3–4岁)、中班(4–5岁)、大班(5–6岁)三个阶段设计“探索—体验—实践”递进式教育链,确保活动内容与教育目标精准匹配。
01场景化探索之旅
	
引导儿童系统认知书店功能分区,讲解图书分类与借阅流程。根据儿童年龄设置不同的场景体验,如小班开展非遗漆扇彩绘、“中山地标拼图”等手工活动,激发创造力与本土认同,配合故事会传递分享、勇敢等价值观,年均举办故事会80余场;中班则参与“中英文书店寻宝挑战”,结合非遗手作与粤语儿歌传唱,提升语言表达与文化认同,儿童口语自信度提升率达85%;大班开展“书店职业体验日”,融入非遗认知与“无废城市”环保课题,强化社会责任感,超3000名儿童通过职业体验树立劳动价值观。
另外,特设“乡村儿童读物专区”,结合“百千万工程”理念,传递城乡阅读资源均衡发展意识。
	
	
推行“主题书单引导+自由选书”双模式,支持学校定制“自然探索”“生命教育”等主题;开设“财商小课堂”,通过价格计算与纸币支付训练生活技能,累计开展近80场活动,儿童独立购物完成率达92%。
	
▲图书讲解
	
▲自主选购
	
围绕非遗、环保、艺术三大核心,每年更新20%活动内容,形成动态项目集群。
01非遗活态传承
开发漆扇、古法合香珠、掐丝珐琅彩等6项非遗课程,联合非遗传承人开展“小小传承人”系列活动,儿童非遗知晓率提升60%。
02环保理念浸润
设计垃圾分类游戏、熄灯一小时、环保手工等项目,将环保教育融入阅读场景,年均开展主题活动约20场,带动家庭践行绿色生活。
03艺术创想培育
	
依托艺术中心设立“粤语儿歌工坊”“手工创作区”,通过表演、插画、手工等活动培养审美能力,累计展出儿童原创作品超千件。
	
▲生态教育
	
▲丰富的活动
	
01硬件优化
儿童活动区设置低矮书架、防撞软包与卡通导视,划分静音阅读角、手工区、故事剧场等功能模块,空间安全达标率100%。创新“流动书店”模式,联合乡村学校开展送书活动15场,惠及乡村儿童超千人。
02服务标准化建设
建立“活动预约—分层导览—反馈优化”标准化流程,培育专业讲解团队,服务满意度连续10年保持95%以上。
经验总结
“文化场景+体验教育”创新模式
01精准分层的活动设计方法论
突破传统单向阅读模式,依据儿童认知规律构建“感知启蒙—技能培养—社会认知”递进体系,实现教育目标与年龄特征的高度契合。
02多元文化的沉浸式融合路径
将非遗、环保、艺术融入书店场景,通过“观察—实践—反思”一体化体验,拓展“阅读+文化+教育”的复合价值。
03空间服务的双向赋能机制
通过适儿化改造与“流动书店”资源下沉,构建安全友好实体空间,推动城乡阅读均衡;结合财商、环保等生活训练,形成“空间使用—能力培养—社会参与”闭环赋能。
04儿童参与的治理创新机制
设立儿童讨论会,开展“最佳小书匠”评选,赋予儿童空间决策参与权,增强其城市主人翁意识。
项目成效与社会影响
01参与规模
年均开展幼儿园到店活动50余场,形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常态化运营,覆盖学前至小学阶段群体。
02社会认可
调研显示,98%的儿童提升阅读兴趣,85%的家庭养成亲子共读习惯。
未来展望
	
中山博雅书店通过“小眼睛看大书店”项目,成功将阅读空间转化为儿童成长的“第三课堂”,其丰富的活动与精心的设计不仅满足了儿童在知识、技能与文化传承方面的需求,更激发了他们对城市空间的认同感与责任感。面向未来,中山博雅书店将持续秉持儿童友好理念,致力于三方面深化发展:
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计划引入AR绘本导览与AI图书推荐技术,开发“数字文化地图”,打造虚实融合的沉浸式阅读场景;
拓展城乡服务网络,通过向偏远地区推广并加强与社区、学校、家庭的协作,构建紧密的教育共同体;
建立标准化输出体系,系统总结项目经验,为同类文化空间提供模式参考,从而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与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为更多儿童提供优质服务。
	
中山市妇联编辑
编辑:卢启昊
校审:杨沛 姜永斌
一审:郑惠施
二审:王芳芳 陈颖
三审: 夏晓霞
	
	
粤ICP备11016761号  Copyright©2000 women.org.cn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山市妇女联合会
妇联地址:中山市博爱六路12号人才发展研究中心1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