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
许多家长选择带着孩子外出游玩
享受亲水时光
然而,在这份欢乐背后
却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
溺水
溺水不是大家想象中那么遥远的小概率事件,是一不小心就会发生的悲剧。
溺水是15岁以下儿童的头号杀手,我国每年有约1.2万名儿童因各类水域意外丧生。
从自然河流、湖泊、水库到开放性水塘、沟渠,乃至家庭中的浴缸、水桶等,都可能成为吞噬生命的“隐形陷阱”。
面对如此“陷阱”
作为家长如何做才能保障孩子的安全呢?
01正确认识溺水
溺水不是影视剧那种“呼救+挣扎+英雄解救”的桥段,而是现实中悄无声息地发生,你若不一直在线盯着,根本发现不了。
溺水绝不只是“呛水”那么简单,是一场从呼吸、循环到大脑的“连环打击”。整个过程最快只要4~6分钟。
02识别危险水域
如何判断哪些水域对于您的孩子来说存在危险呢?儿童溺水的高危场景与年龄密切相关。具体见下表:
03有效看护
想清楚自己养的是孩子,任何孩子不能轻易躲开的水,都可能带来危险。所以看护孩子玩水,务必做到“近距离、不分心、不间断”。
1.近距离
近距离不是喊得着,是“伸手就能抓得着”!不是你站在岸边,远远地喊“小心点儿,注意安全”,而是你离孩子近到:他一滑脚,你立刻能伸手拎回来!
黄金距离:一臂距离之内!
不管是家里的洗澡盆还是村头的小水沟,又或是游泳池的浅水区,只要孩子玩水,家长就要像贴身保镖一样寸步不离。
2.不分心
不要一边看孩子玩水,一边刷着手机靠第六感监控,不要当假装在线的看护人。
你的专注,是孩子最强的救生圈。别忘了:溺水的速度快到你连一个短视频都刷不完,他可能已在垂死的边缘挣扎了……
最好的方式是:参与进去!陪孩子一起玩,一起笑,一起盯着水。
所以看护孩子时,请放下手机,放下手上的琐事,放下侥幸心理,时刻“监控”着你的孩子。
3.不间断
不是看着就行,是全程陪跑。看护不是打卡制度,不是“看5分钟就交接给命运”。
任何时候都得有个专人在线,中途不能断档。如果你真得离开一下——去接电话,上厕所,拿东西等等,一定把看护责任明确交接给另外一个靠谱的成年人!
不是“邻居刚好在”“哥哥也在旁边”“他自己大了懂事了”这都不算数。
04软件硬件”都要武装好
1.软件的武装
● 对孩子做好安全教育:见到水,绕道走;没人陪,不下水,不和小伙伴们单独下水。
● 大人自己也要进修点硬核技能:心肺复苏、溺水急救操作不能等溺水发生了再百度搜索,平时就要学起来,有备无患。
2.硬件的武装
不野游、不探险,不去无专业救生设备的地方玩水。正规游泳衣、浮力背心、救生圈都得准备好,但请记住:游泳圈≠救生圈!
这个夏天,咱不比谁游得远、谁拍水响,就比谁家孩子安全、快乐、不泡汤!
中山市妇联编辑
来源:广东疾控
编辑:刘婷婷
校审:杨沛 姜永斌
一审:段文婷
二审:陈颖
三审:王芳芳
粤ICP备11016761号 Copyright©2000 women.org.cn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山市妇女联合会
妇联地址:中山市博爱六路12号人才发展研究中心1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