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心专题】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干预--中山市妇女联合会

【舒心专题】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干预

来源:未知 日期:2023-12-02 11:17:47

2023年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

图片

艾滋病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具有传染性与较高的病死率。大多数患者在得知自己患有艾滋病后,会处于崩溃的心理状态,对未来自暴自弃,甚至对自己产生自虐和过激行为。面对生存的困惑和社会、家庭的压力,不能接受疾病的事实,心理应激反应较大,精神处于崩溃状态,出现行为异常、情感淡漠、认知不协调,有的会产生轻生的念头,甚至采取自杀行为。及早对患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帮助宣泄内心情绪,引导患者调整不合理的认知,促使患者有能力面对、接受疾病的现实,积极面对生活。

艾滋病患者常见的心理特点

1、恐惧

      由于艾滋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患者担心会传染给自己的家人,更担心他人知晓后会躲避自己,嘲笑自己,由于对艾滋病的治疗方法不清,产生恐惧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等并发症。

2、自卑、焦虑、抑郁等

      在被确诊为艾滋病后,不敢面对疾病,出现过分敏感、易怒、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受此情绪支配,患者表现为烦躁不安、厌世轻生等情况。

3、自罪

      大多数艾滋病患者是由于不卫生的性生活和滥交所感染的病毒,社会上对艾滋病的歧视,使患有此病的患者存在极大自罪心理。家人、朋友、同事的歧视目光,艾滋病患者产生独孤无助和自暴自弃心理,有的甚至走向极端,出现自虐和自杀行为,给治疗工作的开展造成极大阻碍。

4、失落、悲观

      大多数艾滋病患者产生失落、悲观心理情绪,开始仇视社会,企图将自己的艾滋病传染给他人,引发社会的动荡不安。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干预

      1.以接纳、尊重、理解、同情、积极关注的态度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遵循保密原则。

      2. 使用《生活事件评定量表》,充分对患者所承受的精神刺激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针对性做好心理危机干预。

      3.在患者情绪稳定,能够面对疾病时,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进行宣教(如介绍传播途径等),使患者知道如何正确和家人、朋友、他人交往,减少恐惧害怕心理,预防艾滋病在社会上的传播。在患者许可的情况下,向家属介绍有关艾滋病的情况和预防措施,获得家属的支持。

      4. 利用《焦虑自评量表—GAD7》与《抑郁自评量表—PHQ9》对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程度进行评价,对伴有焦虑症状的患者,可以进行相应的放松疗法,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对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在医生的指导帮助下缓解抑郁情绪。

      5. 用精神分析的方法不加评判地倾听患者言说内心的想法、感受,让患者在言说中自然宣泄内心的情绪、情感。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以及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勇于面对疾病的信心,并可配合使用认知行为的方法,修正患者的错误或歪曲认知,矫正不良行为,从而帮助患者。

      艾滋病患者不仅需要面对疾病的折磨,同时也要承受来自于社会与他人等外界的心理负担与心理压力,让我们一同努力,让“艾”重获新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