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游泳馆,开展“沉浸式”防溺水主题教育活动--中山市妇女联合会

走进游泳馆,开展“沉浸式”防溺水主题教育活动

来源:未知 日期:2023-07-27 10:31:18

    夏季是水上活动频繁的季节,但同时也是溺水事故高发的时期。为了提高未成年人的防范意识,预防儿童不慎发生溺水事故,掌握自防自救知识,7月26日,中山港街道妇联开展2023年“天天动起来”——“学校放假,社区开学”防溺水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一开始,家长与孩子们共同观看了有关防溺水知识以及溺水后果的视频,力求让所有人意识到溺水事故的严重性。课堂正式开始,教练向孩子们提出了“六不准”:
    不准擅自下水游泳;
    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准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施救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教练向大家提出“六不准”要求


小朋友踊跃回答问题

    同时,教练提出孩子们身为未成年人,对于救助知识并不熟悉,与求助对象存在体格差异,懂得游泳的孩子在发现有人溺水时,也不能贸然救助,防止在救助他人时自己溺水身亡。必须要观察现场情况,寻求大人帮助或者寻找能够起到救助作用的物品。
    教练示范用长杆拉起溺水人员时强调要尽可能地趴下以保持自己的重心,避免被溺水人员拉入水中;游泳圈,空矿泉水瓶,皮球,甚至是未开封的薯片都可以起到救助作用,而作为被救助的人,对于较小的漂浮物要将其放置在下巴处,尽量扬起头部使面部浮出水面保证呼吸,并将手臂斜放在水中增大浮力面积,保持漂浮状态等待救援。


教练演示用漂浮物自救

    发现落入河流中的溺水者,应先在岸边放置物品标记发现位置,方便施救人员根据河水流速确认溺水者位置。


教练演示放置标记物

    教练强调带孩子玩水时选择正规游泳场所,无论孩子是否会游泳,家长都要全程陪同,一刻不离地监护。
    活动第二部分,教练将孩子们带到游泳池进行实地体验,教练对于“仰面漂浮”和利用漂浮物自救方法进行细致讲解,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授课形式,孩子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互动。




教练教导如何用漂浮物自救

这次主题活动普及青少年儿童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助力全社会共同筑起青少年儿童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线。

编辑:中山港街道妇联编辑工作室
一审:吴官源
二审:陈凤

三审:胡珊珊


一审:陈颖

二审:张家明



友情链接